时间:2023-03-03 22:04:40 | 浏览:149
“现在还没官宣。”4月20日,贵阳数博会会务组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19年,贵阳打出了“永不落幕的数博会”的概念。2020年受疫情影响,包括数博会在内的多个展会或线上举办,或延期甚至暂停举办。
4月16日,商务部宣布,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将于6月15~24日在网上举办。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报告称,业内专家测算2020年2-4月受疫情影响的境内展会近3500场,涉及展出面积5000万平方米,产值2000亿元以上,出境展受影响程度更为严重。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会展旺季,也是很多企业公关部门的差旅旺季,今年很多会展暂停或改为线上举办,线下展会经济按下了暂停键。
北京是中国会展经济的中心城市。国家会议中心官网显示的2020年全年的展览的信息中,从2月份起截至6月20日的18个展览全部明确“延期”。其中包括原定3月份举办的“2020中国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原定4月份举办的“第17届中国加盟产业博览会”“全球移动互联网博览会暨大会”,原定5月份举办的“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在部分展会明确延期的同时,还提到“具体开幕日期暂不确定”。
4月15日,贵阳数博会的一家公关服务商负责人何西(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数博会能否开以及何时开,线上开还是线下开等,都还不确定。
这家公司也是福建数字中国峰会的公关服务商,记者联系何西时,他正在福建做会议前期的筹备工作。对于福建的会议,他们也在做多手准备,包括线上开和线下开以及延期的情况,该会议前两届均于5月上旬在福州召开。4月9日,福建官方消息称,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4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贵阳数博会会务组,官方工作人员回应称,“估计不开了。”2019年贵阳数博会的一位分论坛负责人也表示,“刚听说不开了,明年再开。”
负责过国内多场大型产业论坛的公关斯女士介绍,原计划今年下半年在海南办的一场千人规模的行业峰会目前初步改在上海举行,还要尽量压缩差旅成本。另外他们也做了两手准备,针对一些分论坛准备线上版的方案。她乐观预计,到8月份时,国内除了疫情重点地区,其它城市的会务活动或能恢复正常。
斯女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场千人论坛会议收入在2000万元左右,给办会城市带动的直接消费至少是有两三百万元。如果是在海南开会的话,很多人还会去当地的免税店购物,会带动更多的消费。
2019年贵阳数博会结束后,当地官方总结,在数博会的带动下,各市(州)特别是贵阳市社会消费大幅增长。据初步测算,数博会期间贵阳住宿业实现营业收入6200万元、增长14.8%,全市酒店入住率超过95%;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增长20%;接待旅客460万人次、增长12.2%,旅游综合收入27.06亿元、增长23%。
根据中国展览馆协会调查显示,会展企业估计损失超过100万元的达66.15%,50-100万元的为16.92%。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问卷调查298家企业反馈中,估计年营收减少50%以上的有136家,占45.64%;估计损失40%的企业62家,占20.81%;估计损失30%的企业60家,占20.13%。
疫情冲击下,会展行业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某外企公关总监华先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疫情也让他思考是否有必要参加那么多的展会。最近他们推出了一些线上活动,让公司一把手做线上演讲分享,听众数超预期,而且只花了几千块钱。他认为,很多行业技术峰会没有必要一年办一次。
国内一些比较知名的工业展通常一平米展位价格在2000-3000元之间,对于小型产品公司而言,54平米展台大概需要租金15万元左右,加上运输、人员差旅成本,再加上搭建管理及销售等人员成本等,总共需要35-40万元的成本。如果是机器制造商,或需要300米的展台,成本就在150万元以上。某汽车品牌前公关透露,他们参加一场车展的费用至少在300万元左右。
“在一个展会上,如果以接触到的用户数量、平均接触时间来计算的话,每个客户交流成本应该在2000元/人。”华先生透露,如果展会人气不高,交流成本甚至会达到5000元/人,这意味着企业为了和一个潜在用户打交道,花费的成本都是以数千元计的。
在疫情期间,会展向线上转型成为趋势。除了广交会明确线上举办,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4月14日,“中国-拉美(墨西哥)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在线上举行。4月17日,第十四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展在线上开幕,也是该展会首次在网上举行。4月19日,晋江鞋博会开幕,亦是首次采用线上方式。华为、小米、荣耀等手机厂商都将产品线下发布会转移到线上。
华先生认为,花费极低的成本构建一个在线平台,或利用IT公司提供的低成本平台,还有一些会议软件成本也都不高,可以与客户进行有效接触。而且经历过此次疫情,大家会逐渐习惯在线的方式,企业也将花费一些资金推动更好的在线传播、互动,这对于展会业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影响。
对于会务服务商何西来说,会展转移到线上并不会对公司业务造成冲击,他们公司已经承办了几场线上的会议活动,也在学习线上办会的转型经验。他认为,疫情结束后,线上和线下会议会并存,线上会议的增加,对他们来说或许会多一部分线上办会的业务收入。
线上展览的方式也给部分企业带来了红利。百度从2月份开始就在积极筹划“线上云展会”解决方案,并于3月份正式对外发布。腾讯也成为了2020年广交会的技术服务商,将利用微信、腾讯云、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翻译君、企点等产品和服务能力,联合加强供采对接服务,在线举办专场对接活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育銮 通讯员 蔡佩芝日前,2022第三届中国会展活动新技术新设备新服务展览会暨中国会展跨界合作交流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2022“会展新锐科技成果”、“会展活动创新服务”、“卓越服务会展场馆”推选发布会上,深圳
会展策划师证需要考吗?会展策划师证怎么样,会展策划师前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会展策划师是一种比较陌生且新颖的职业。那么今天我们就简单探讨一下吧!会展策划师也就是帮助策划展会的专业人员。在工作中,会展策划师需合理安排展台设计搭建的时间,在规定的
会展无忧展会设计搭建,免费设计搭建展台,一样的服务不一样的展会体验。会展行业高速发展阶段,会展搭建设计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会展无忧展台设计搭建,一起说说那些事儿。一场展会的举办重中之重就是对展会资质的审查,其中包括设计图纸和设计团队资质的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新湖南客户端2月14日讯(记者 张鼎峰)2月14日,长沙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3年度计划在长沙举办的重大会展项目,全面释放了长沙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副市长康镇麟介绍,今
在科学施策防控疫情的背景下,成都会展业正恢复活力。6月1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博览局获悉,中国(成都)会展产业新经济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将于6月17—18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根据安排,此次大会将设一个全体大会、四个配套活
9月27日,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闭幕。为期5天的展会,共展出文化产品逾10万件,近4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本届文博会设置了67个分会场,主会场、分会场、相关
图为活动现场。 项菁 摄图为活动现场。 项菁 摄中新网绍兴9月24日电(项菁)“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近10年来,中国会展业业务不止翻一番。”24日浙江绍兴召开的中国(绍兴)会展业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国际展览业协会名誉主席陈先进透露。
9月17日,2019中国(深圳)会展经济发展论坛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举行。多位专家与嘉宾围绕会展经济与片区规划、对产业的推动与升级话题,聚焦湾区会展产业新经济,共话会展经济推动下的产业新机遇。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第127届广交会将于6月15日-24日在网上举办,腾讯作为官方指定技术服务商亦备受关注,为整个会展行业带来更多期待。 近期,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文旅总裁曾佳欣针对智慧会展的发展机遇,所提供的价值以及腾讯智慧会展解决方案等问题作出几点思考:1、
当人们在尽情享受商业展览、节庆活动、体育赛事或演唱会的时候,是否意识到在这些活动的背后有一群默默工作的专业人士,我们可以把他们叫做会展人,而培养出这群专业人士的专业就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具备会
今(30日)天上午,以“统筹防控发展、推动会展复苏”为主题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会展业复苏与发展研讨会在长沙开幕,来自全国的政府会展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会展行业组织代表、会展领军企业负责人等近300人出席。在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之时,统筹
“我们在苏州的展已经顺利开了,上海的机床展也已开始准备,七月份会如约开展。”上海华品展览服务公司MICE团队工作人员唐恩窓告诉记者,上海机床展原本是在2月举办,因疫情缘故调整到了7月1日,恰好成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2020年首场展会。据上海国
“现在还没官宣。”4月20日,贵阳数博会会务组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9年,贵阳打出了“永不落幕的数博会”的概念。2020年受疫情影响,包括数博会在内的多个展会或线上举办,或延期甚至暂停举办。4月16日,商务部宣布,第127
3月1日,“沪”惠共赢·共创“蓉”耀——成都会展走进上海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金堂作为参与此次活动的成都市重点会展行业区(市)县之一,成都(金堂)通用航空机场、淮州国际会展中心、金堂特色产品等均参与了活动展示。同时就金堂投资环境、会展中心、
随着ChatGPT以及由它引起的AIGC的爆火出圈,“新技术工具能否应用在会展场景中并带来助力”这一话题近期在会展业内引发激烈讨论。由于ChatGPT本身既未大规模投入使用也没有成熟的成功案例,对于它能否带来价值,人们难免产生疑惑。然而有一